您的位置: 首页 > 营商•商赢 > 正文

【营商·商赢】蚌埠:跨境结算“白名单” 方便企业降风险

2022-05-26 10:38:02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进入‘白名单’之前,网银结售汇都需要填写纸质申请书到银行网点去办理,现在直接从网银提交审核,几分钟就可以到账。” 蚌埠国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任敏告诉记者,进入“白名单”以后,在收付汇手续方面也进行了简化,原来收汇要提交很多纸质材料再到银行网点办理,大概需要一周才能收到,而现在网银直接提交申请,时间缩短到一天就能够收款。

任敏所说的“白名单”是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实施的“白名单+自律监管”模式,通过确立“跨境结算白名单企业”,引入行业自律监管机制,优化经常项目单证审核模式,大大提升企业外汇结算效率,降低了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促进了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2021年9月,由安徽省外汇与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蚌埠工作组牵头,蚌埠市11家开展外汇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建立以“跨境结算白名单企业”为核心的银行展业自律公约,制定《自贸试验区白名单企业管理试行方案(试行)》,以事后抽查代替前置规则性条款逐笔审核,以规则管理转变为原则管理,将首批16家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企业纳入“跨境结算白名单企业”。

中国银行蚌埠分行贸经部副主任刘江介绍说,内容主要有认定标准,认定流程以及白名单企业享受的服务和风险防控,有了这四项流程,11家成员企业对白名单客户就有了一个服务的标准。

通过实施“白名单+自律监管”模式,变“见单审核”为“事前尽职调查、事中实时办理、事后随机抽查”,外汇结算经常项目收付业务原有的十项审批材料被压缩为一项,办理模式也从线下转到线上,大幅降低了企业时间成本,也规避了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风险。这一模式实施以来,11家成员行已为首批16家白名单内企业办理优化经常项目单证审核业务超过1千笔,金额超1.5亿美元。(记者 张毅璞)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