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经济的韧性,可知天津发展有着牢固的根基和支撑。探究这种韧性,可以看到后疫情时代天津拼经济的底气所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鲜明信号。全力拼经济,天津准备好了吗?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我们来到了逾越的关口。
这场历时三年的艰辛抗疫,正在发生重大转折。“转段”初期,冲击波不小,但共识已形成。顺利渡过流行期,闯过必须要闯的这一关,生活生产才能重回渴盼已久的日常,发展才能重回“满负荷运行”状态。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定然天地一新,生机勃发。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3年发展,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开局起步、质量齐升。时间窗口正在打开,新的赛道已经铺展。可以全力拼经济了。天津更应主动走进阳光,动力全开,乘势加紧干、加紧拼,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提上来。
01
“触底回升”的韧性
拼经济,天津凭什么?这是很多人在问的问题。面对近年“失色”的增长数字,网上议论很多。天津市委、市政府则一直强调,要保持历史耐心,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摒弃“数字情结”“面子情结”,笃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埋头爬坡过坎,因为这一条路必须得走;保持历史耐心,因为时间终将证明一切。
人要讲“面子”,但不能为“情结”所惑。天津当然看重“速度”和“数字”,但要的是长远发展。面对过去累积的种种问题,面对这轮周期、这一阶段,必须掌握历史主动——不可持续的坚决调整,偏离方向的坚决纠正,大有前景的坚决培育。一朝一夕、一城一池固然重要,行稳致远、均衡可持续增长更加重要。这些年,天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地调结构、去虚高、增后劲,调整优化、校准方向,改变粗放、低效的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数字”回落的同时,天津也在“筑底”。
……
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