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 |守护碧水蓝天的95后

2022-12-19 16:09:07 来源:中工网    编辑:田双   

“一定要确保防范措施到位,现场监护到位……”近日,95后武建强在中国石化荆门石化公司15万吨/年硫酸装置的检修交底现场,反复向现场施工人员强调。

26岁的武建强是荆门石化炼油四部的设备员,已在林立的炼塔、纵横的管线中摸爬滚打了4年时间。武建强身后这套国内首次采用硫化氢废气干法生产硫酸的装置,已安全平稳运行1100多天,远超同类装置的平均运行周期。眼下,武建强正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准备开工以来的首次大检修。

“这套装置主要负责企业废气、废水、废酸、废渣的综合治理,作为装置的维护者,我们的工作关系到碧水蓝天的守护。”武建强对记者说。

2019年8月,武建强刚参加工作就赶上国Ⅵ油品质量升级荆门石化关键性配套装置——15万吨/年硫酸装置的建设。他对照工艺流程图,一根管线一根管线地摸,一个阀门一个阀门地看,把装置建设当作学习提高的好机会。

15万吨/年硫酸装置是中国石化在鄂企业唯一的硫酸生产装置,不仅能满足国Ⅵ油品质量升级的需要,还可为下游复合肥生产厂家提供原料。因此,确保装置长周期经济环保运行尤为关键,但是受过程气负荷制约,装置能耗一直偏高。

武建强请缨啃下这块“硬骨头”。2020年,武建强带领攻关小组提出的改进方案获得通过,方案实施后,装置每小时节电900千瓦时,综合能耗下降30%。

2021年初,为管控环保风险,荆门石化决定采取分段式模式对污水汽提装置进行检修。这意味着,检修必须以小时为单位计算作业工期。

检修方案编制、安全环保管控、施工质量验收……第一次担任装置检修负责人的武建强,对每一个步骤都精心谋划。冬夜的炼塔就像一个大冰箱,但为了查验内构件的清洗、检修情况,武建强在空间狭窄的汽提塔内,逐一检查49层塔盘、250余块塔盘构件。

最终经过3天4夜鏖战,装置检修成功完成,“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的目标顺利实现。

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孔峥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