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警惕新骗局!涉及核酸检测、疫苗接种……

2022-12-17 11:51:51 来源:合肥警方   编辑:刘珍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涉及核酸检测、健康码、药品购买等

新骗局又出现了

已经有人上当!

以下多种套路请提高警惕!

套路一:谎称“核酸混管异常”

诈骗分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向受害者发送暗藏“钓鱼”网站网址的链接短信,谎称混采核酸检测结果异常,诱导受害人点击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随后,要求受害者按“指引”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进而获取个人隐私信息、骗取钱财。

注意!真正的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提醒短信是不会让您点击不明链接,仅会通过文字提示市民自行前往核酸采样点进行单人单管采样。

套路二:谎称“有药品对外销售”

针对部分群众对治疗感冒、退烧止咳等药品的购买需求,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的心理,自称有独家渠道,能提供充足药品货源,骗取其信任。随后,诈骗分子以订单紧俏为由要求对方预付定金,待钱款到账后,诈骗分子便消失不见。

套路三:谎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

一般来说,医疗机构提供的社会检测,12小时内能出结果;部分地区可以实现4-6小时出结果。但对一些赶行程的人来说越快越好。就有骗子将主意打到了核酸检测上。

诈骗分子假扮成社区工作人员将受害人拉群。随后,在聊天群内发布“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其实都是骗钱的套路。

套路四:推销所谓“特效药”

诈骗分子假冒政府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特效药”,诱导受害者点击含有钓鱼网站的链接,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银行余额。

套路五:假冒“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

诈骗分子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再将受害人拉群。诈骗分子将受害人拉群后,会在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信息,最终将受害人引诱到刷单诈骗、网络赌博的老“套路”中。

提醒广大市民

警惕涉疫情诈骗犯罪套路

请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不要扫描一切可疑二维码

如遇诈骗

请及时报警

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Cm1UihtVr__F-CoD9DiTIg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