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第三次出舱,神舟十四号乘组面临更多挑战

2022-11-17 16:29:33 来源:央视网   编辑:田双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乘组今天(11月17日)进行第三次出舱活动,截至北京时间11时16分,已成功开启气闸舱出舱舱门。目前,航天员陈冬已出舱,蔡旭哲即将出舱,航天员刘洋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

舱外活动期间,两名出舱航天员将先后配合完成舱间连接装置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作业。此次是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第七次出舱活动,预计历时6.5个小时。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第三次出舱活动,是中国空间站组装形成“T”字基本构型后的首次出舱活动。跟此前的出舱活动相比,这一次舱外活动对航天员的操作复杂度以及精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次出舱活动主要安排有舱间连接装置的安装、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以及舱外工具的调整,并且需要在小机械臂上再安装一个助力把手。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室主任 王焰磊:首次使用两个机械臂,大臂小臂形成组合臂的状态下支持出舱活动任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单臂的长度已经很长了,两个臂组合以后长度更长,它的柔性、刚性等和单臂状态有一些区别的。在这种情况下载人去支持完成出舱任务,也是我们首次做的一个验证。

空间站组装形成“T”字基本构型后,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在舱壁上的爬行距离对比以往将会更长,因此机械臂支持转移的范围将需要更大。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室主任 王焰磊:T字构型下,气闸舱是在问天舱的末端,相当于是在T字构型的一个末端。那么机械臂带人到各个作业点的话,它的路径转移会比以前更长,所以机械臂的运动时间也会更长,这是主要特点。

这次出舱活动中,航天员需要在三个舱段之间建立硬质连接,保障后续航天员在舱外各个作业点之间爬行都有相应的路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室主任 王焰磊:在两个舱间连接装置作业点,本身设计了机械臂上航天员的不同的作业位置的,它的复杂度以及操作精细度更高。举个例子,舱间连接装置的其中一个固定点就有三重锁,每一重锁航天员都要锁定到位,而且它有相互关联关系,这就要航天员的操作精细度更高一些,而且要保证连接装置两端连接紧固,保证以后航天员在舱外自主转移过程中路径是一个可靠的路径。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2/11/17/ARTIv3SHhsd9fabjToaJcsdb221117.shtml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