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奋斗者·正青春】青年核雕师朱蒙佳:方寸之间 有我一方天地

2022-05-30 15:41:12 来源:央视网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不少人在初中时都学过一篇古文《核舟记》,它讲述了明代的巧匠王叔远用桃核雕成小船,刻下苏东坡乘船游览赤壁的图案。方寸小核,大千世界,让人印象深刻。如今,“90后”的核雕技师朱蒙佳不仅传承了这门手艺,还试着用出神入化的绝技讲述时代的故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苏州博物馆西馆内正在举行一场非遗作品展,一组名为“水八仙”的核雕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菱角、荸荠、茭白……全是江南常见的食材,让艺术品平添了几分烟火气。

29岁的朱蒙佳出生于雕刻之乡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2008年,“光福核雕”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核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枚刚刚雕好的核舟,舟身镂空,分为两层,船上有人读书下棋,有人煮茶吹笛,神态各异。仅长4.5厘米、宽2厘米的小船,容纳了24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朱蒙佳大学读的是艺术设计,毕业后回到家乡,她立志要创造出有时代感的核雕作品:不从众,不流俗,有新意。

她入行的时候正值传统核雕市场遭遇寒冬,机器雕刻占领市场,有人说,手工核雕该淘汰了,朱蒙佳却没有放弃,坚持创作。

技法是皮,创意是骨。对于核雕技师来说,果核是微缩的世界、小小的宇宙,要用独特的设计引领鉴赏者的心灵。机雕作品的题材大多是龙凤、罗汉,朱蒙佳的作品是打动她的一切,是让人心头一暖的刹那。她创作了一组十二精神赞,致敬心中的革命英雄,雕出了护目镜、防护服,记录身边的抗疫故事。

青年核雕师 朱蒙佳:能够跟这个时代有所映衬,把我们的想法能够刻画出来,我就觉得非常酷。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传承人 许忠英:我们老一辈做出来的就是一种传统的题材,现在做核雕的年轻人有一种积极性、向上的精神,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我们工艺发展的前途。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蒙佳的作品渐渐受到认可,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奖。现在的她一心要拉近核雕与时尚的距离。汉服流行,她设计核雕盘扣;文创流行,她推出核雕书签;开发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萌宠系列产品……让古老非遗走进生活,更有温度。

青年核雕师 朱蒙佳:我想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我们不仅仅要努力,还要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有想法的作品,讲好家乡的故事。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2/05/30/ARTIEFR2fHGPBP2PxXUwn4OR220530.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