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走进老区看新貌】山东:传承沂蒙精神 谱写发展新篇

2022-05-30 10:26: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山东有18个县市区属于沂蒙革命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山东弘扬沂蒙精神,锐意改革,敢创新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在临沂临沭县朱村,73岁的义务讲解员王经臣正带着游客参观。现在,朱村与外界连接道路四通八达,红色旅游区平均每天接待上千人,特色种植园年产值达到2400万元。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焕发了新活力。

朱村的发展变化是沂蒙革命老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真实写照。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临沂,参观沂蒙精神展,听取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介绍,并会见了当地先进模范和当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

习近平:“革命政权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心心相印,党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而领导人民展开这样的一个革命斗争;人民真正是跟党走,相信我们的党。这种精神在我们新时期要弘扬。”

在朱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山东从政策、资金到项目,全方位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省直部门选派900多名第一书记到老区18个县市区驻村帮扶,乡村振兴服务队、干部下基层等工作也重点倾斜。多方合力下,老区镇镇有产业、村村有项目,55.6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时代画卷徐徐展开。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山东不断迈出新的更大步伐,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拓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业态。

伴随着日兰高铁开通运营,青临高速、新台高速等一批公路项目竣工通车,沂蒙山区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老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传统优势产业也在不断升级。如今,囊括了12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和6万个商铺摊位的临沂商城正在向数字商城转型,经过数字赋能,商贸、仓储、物流更便捷了,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更强了。

2021年,沂蒙革命老区生产总值7548.42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近一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翻番。今年,山东谋划建立老区振兴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储备库,梳理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助力老区高质量发展。

视频请点击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video.html?item_id=2648895679448870068&t=1653825273782&toc_style_id=video_default&share_to=copy_url&track_id=eee6de48-db83-4bb5-a1c1-09193e20c6a9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