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坚持必能胜利——写在吉林省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之际

2022-05-14 21:10:57 来源:新华社   编辑:宋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月15日,在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棋盘村,农民展示刚摘的生菜。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一度在转运隔离中出现“人等床”“人等车”资源匮乏难题,全省快速统筹,工地超常施工。陆续建成的31个方舱医院、增开的32家定点医院,释放出5万多张床位。转运车辆奔驰在大街小巷,许多司乘人员吃住在车里,累计转运超过20万人次。

4月14日,一辆救护车在吉林市松江东路上驶过,路边桃花已经盛开。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非常时期,统筹救治好感染者与普通病人,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前方”医院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紧张有序;留守“大后方”的医护人员也在日夜坚守,保障群众日常就医。疫情期间,吉林大学附属3家医院累计接诊50万余人次。

越是冲击严重,越要点燃希望

2021年吉林省GDP增长6.6%,增速位列东北第一;2022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居全国第九;春节假期,冰雪经济迅速升温,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4月19日,在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车间,工人生产车用零件。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吉林发展。今年一季度,吉林省成为全国唯一GDP负增长的省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吉林省全力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疫情平稳后,全力抢农时、抢工时。

进入4月,天气渐暖,桦甸市农民李春燕心急如焚。农闲时,她到吉林市看儿子,却被疫情“堵”在了那里。

回不了村,备不了耕,种不上地,这可怎么办?正当李春燕发愁之时,吉林省发布了帮助农民返乡备耕方案,滞留在封控区的农民,只要符合要求,就能“应返尽返”。

这是场及时雨!各地社区迅速摸排,把有需求的农民上报至“备春耕工作专班”。没过几天,李春燕来到集中运输点,搭班车“点对点”回了村。

拼版照片:上图为3月20日拍摄的长春市城区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下图为5月11日拍摄的长春市城区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许畅摄)。新华社发

短短几天时间,吉林省集中转送了10余万名农民。如今,黑土地上农机奔忙,春耕的进度赶回来了,截至5月11日,玉米播种进度比去年快2.15%。今年,全省粮食计划播种8800万亩左右,比去年多200万亩左右。

疫情突袭,车间安静了下来,一汽解放总装车间主任郎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5月初,一汽解放全面打响复产之战,“五一”假期,郎刚顾不得休息,每日两次核酸检测,一日三餐盒饭,整天在车间奔忙,全力保障产能爬坡。厂区外,国网长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工作人员周海玉密集巡线,保障一汽集团等重要企业的用电安全。

工厂车间里,机器隆隆作响。吉林省500家重点企业全部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8%。

商场超市陆续开门,微风吹来了繁忙的城市气息,早晚车流高峰,又出现在城市街道。

梅河口市工作人员进行“蔬菜包”菜品分拣(4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不久前,受疫情影响的长春海吉星农产品市场正式恢复营业。露天展示交货区里,蔬菜、水果、粮油等大宗货品都可以露天交易。查验报告、扫码通行、“无接触”配送,每个环节都很细心,为的是保供更安全、疫情不反弹。

4月25日,在吉林市昌邑区新建街道,居民在保供超市购买商品。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但疫情防控没有松懈。迎战这场防疫大考,吉林人更知道阶段性成效来之不易,加强疫情防控的提醒无处不在,严防疫情反弹的措施适时推出。

4月28日,市民行走在长春市友谊公园内。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历经风雪,就有了风雪的顽强。吉林,依然奋斗在路上。(参与采写:姚湜、赵丹丹、马晓成)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