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走进老区看新貌 | 老典型新发展 高大叔们走上致富路

2022-05-03 20:16:46 来源:央视网    编辑:宋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央视网消息:来到陕北黄土高原的高西沟村,原本以为到了黄土高原,黄沙会眯人眼,没想到一到这儿就被青山绿水给包围了。

记者:

高西沟姓高的很多?

米脂县高西沟村村民:

对,占到五分之四。

在高西沟村,占到近五分之四的还有这林草覆盖率。

米脂县高西沟村村民:

什么最多?苹果多,高西沟的树多。松柏树最多,翠绿成荫。

高西沟村,地处黄河支流无定河流域。面积4平方公里,有40座山、21条沟,曾经被称为“褶皱”里的烂杆村。水土流失严重,村民们连吃饱饭都成了大问题。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高西沟村征山治水、植树造林。经过三代人、60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高西沟村林草覆盖率超过了70%,真正做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成为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典范。

米脂县高西沟村护林员 高锦卫:

我们最高兴的是,下雨洪水不下山,黄河里没有我们的泥沙,这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习总书记说,我们这路子是对的,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

记者:

叔叔你在挖什么?

米脂县高西沟村护林员 高锦卫:

你看,我们种的这个树,它长得这么大了,它结的籽又出来小苗苗了。

记者:

小苗苗,所以过去你们老一代人是往山上扛苗苗,现在山上可以自己长出小苗苗了。

米脂县高西沟村护林员 高锦卫:

你看这又一个。

记者:

我发现大叔看到这些苗苗非常高兴,这就是高西沟这个山林的春天吧。

在高西沟村是封山禁牧的,来到设施养羊基地,看看这里的羊怎么养。

刘海玲来自邻村马蹄洼村,去年她和丈夫跟着这里的养羊专业户学养羊。这个春天,这里就出生了100多只小羊羔。

米脂县高西沟村养殖合作社社员 刘海玲:

我们的羊进来以后它就不出这个大门,饲料都是我们自己加工的,要营养全面呢。

米脂县高西沟村村民 高治前:

这个东西,它就叫滴灌。我们果园有了一个新的变化,我们果园已经上了水了,从这以后,我们今年的苹果在原有的基础上(产量)能增加一倍。

记者:

黄土高原上,本来就是一个半干旱的地方,缺水。

米脂县高西沟村村民 高治前:

水肥都不缺了,政府掏钱,老百姓非常高兴。

记者:

早上就有500块钱进账了。

米脂县高西沟村农家乐经营者 高锦武:

还不满意,想下次赚得更多一点。

记者:

大叔告诉我们,他之前的农家乐是开在这个房间的,只能摆三桌。

米脂县高西沟村农家乐经营者 高锦武:

扩大规模了,这是近几年盖的灶房,都要大的,一次能接待13桌。

记者:

现在一年挣四五万。

米脂县高西沟村农家乐经营者 高锦武:

目标将来要挣八九万。

春走高西沟,朴实的高大叔们,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2020年高西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8851元,高出全县平均值近6000元。村民的幸福感、黄土地上的新变化,让我明白,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