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嘉定区有这样一个居委会班子,7个成员有5个都是“90后”,居委会主任潘晓喆是1990年,团队里最年轻的是1999年。
从3月5日开始,上海嘉定崇文社区就开始了封控管理。突如其来的压力,一下子压到了这个嘉定区“最年轻”居委会班子的身上。
潘晓喆所在的崇文社区,封控期间一共有7位预产期内的孕妇。由于产妇生产时间往往不确定,潘晓喆和同事们的手机都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一有情况第一时间安排协调转运产妇。



目前社区里的7位孕妇已经有6位顺利产下了宝宝。此外,崇文社区居委会还第一时间协调120转运了8位需要紧急就医的居民。

在封控期间,除了紧急就医,居民们的各种配药买药的需求也是居委会工作的重点。

每天,潘晓喆都会将居民的用药需求通过志愿者楼组长通过每个楼的摸排进行上报汇总,随后亲自开车去社区中心医院进行统一配药,再和志愿者一起把药一份份送到居民家里。
从3月5日至今,这个“90后”居委班子已经连续连轴转工作了一个多月,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深夜。潘晓喆的嗓子也累哑了,不过她告诉记者:这时候他们这个“最年轻团队”的优势也显现出来了,一是年轻人身体好,相对能扛住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二是大家都熟悉互联网、智能手机,便于打通封控期间为居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潘晓喆的手机里,一共建了30多个“居民群”“工作群”。为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居委把居家防疫蔬菜礼包链接发在各大微信楼组群内供居民选择采购,实行居民接龙-团长下单-居委派单-大白配送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分发到每一户居民家中。


相信努力终有回报
虽然90后也已经三十上下了,但在我们的心里,好像还没完全长大。疫情面前,他们成了照顾所有人的人。别小看小区居委的工作,在封控管控期间,他们可以说是大家的管家,是保姆,是保证隔离居民们生活水准和心理感受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需要体力、耐心、应变协调各种能力。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局面,这个90后的居委班子的表现真的值得我们为他们竖起大拇哥。
小区无小事,摸排就医用药的需求,对居民的“急难愁盼”能够“门儿清”,这是细活儿,也是累活儿,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封控还没结束,接下来的“战斗”中还需要大家再加把劲,努把力。在此我们也向这段时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所有上海社区工作人员道声感谢,相信大家的每一分努力都有回报,我们一定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
视频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