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 未来怎么升级?

2022-03-25 17:38:51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想健身得先有场地,场地如何解决?一起来看。

家门口健身 健身设施补上短板

如何在家门口就能享用更多的健身场地呢?意见提出,要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首次提出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

针对现有居住社区的健身设施短板问题,专家也建议,通过改造宅间绿地和空地,增加公共活动场地。

拓展新空间 让步道成开放式健身房

除了家门口,还要将健身空间拓展到更远。意见提出,我国将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推动体育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在现有郊野公园、城市公园中因地制宜配建一定比例的健身设施。

此外,我们日常熟悉的步道也将进一步升级。接下来,我国将制定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和建设指南。未来,国家步道将穿越山地森林、河流峡谷、草地荒漠等自然地貌或历史文化遗址,让人们在健身的同时还能感受人文之美。

开放共享 学校“一场两门 早晚两开”

除了增加新场地,还要盘活已有的健身场地。有网友就说了“我们附近大学的田径场很大,每次路过却只能看,不能进”“很多事业单位和企业有不少健身馆,能对外开放吗?”

对此, 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现有的健身场地全面开放共享。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开放可用于健身的空间,做到能开尽开。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大部分学校都有体育场馆设施,但在向公众开放过程中,考虑到安全或其他管理问题仍推进缓慢。根据这次出台的意见,这种情况以后将有所改观。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2/03/24/ARTIKh04gIfLPINs3WBVGLfi220324.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