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伪养生“坑老”亟须监管“护老”

2022-03-16 08:38:04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受“健康地活到88岁”的承诺吸引,在过去4年里,退休干部方芳陆续在一家名为“涵芳健康管理中心”的养生馆里投入150余万元。从最初的免费足疗体验,到价值9万元的私密理疗,再至要价15万元的脑梗治疗,她一步步掉入商家精心设计的营销“漩涡”,直至背上外债。

被养生馆忽悠能治好病,每治疗一次就交一次钱,在短短4年时间里,方老太总共花了150多万元,但身上的老毛病不见好转。这家养生馆诈骗老人心够黑,下手够狠。问题是,如此大的骗局,为何方老太还深信不疑,一次又一次地轻易上当受骗?再者,养生馆以“养生保健”为名,明目张胆地诈骗老人,其底气何来?难道当地监管部门也被“养生保健”的骗术遮住了双眼?

当下,食品药品行业存在着扭曲和失信,老年人群体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健康生活。这时候,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看准了时机,想出了生财之道,期望一夜暴富,所以才会冒出那么多所谓的“养生大师”和“养生保健馆”。虽然“养生大师”倒下一批,但追捧养生保健的老年粉丝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可见,养生馆拿养生保健骗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非理性养生保健,以及老年人群体无意识的跟风行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将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为此,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系列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倡导社会和公众尊敬、关爱老年人。然而,令人不堪的是,偏有一些无德商家和不法分子,非但不善待老年人,反而变着花样去忽悠老年人。

可见,伪养生“坑老”,亟须监管“护老”。在当今商品社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已成为社会一大通病。而欺骗老年人,则是一些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然而,保护老年人权益,仅仅靠制度和法律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树立全民敬老意识,倡导人们恪守社会公德,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所有的老年人。

汪昌莲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