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对电子烟加码监管系保护健康应有之举

2022-03-14 08:50:09 来源: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电子烟管理办法》将于2022年5月1日施行的公告,明确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细则。同时,公开征求对《电子烟》国家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口味明确仅限烟草风味。受此消息影响,品牌龙头股价暴跌36%。

近年来,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电子烟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全球开始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中国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作出修改,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该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毫无疑问,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有助于推进电子烟监管法治化,同时增强电子烟监管效能,意味着今后电子烟也将持牌专卖,生产、批发、零售业务经销商都必须要申请领取烟草专卖许可证。而本次,《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并将在一个半月后实施,更是对电子烟的加码监管。

以前,对电子烟企业的监管过于宽松。而《电子烟管理办法》不仅增加了新上市企业的难度,还增加了“禁止举办各种形式推介电子烟产品的展会、论坛、博览会等;电子烟产品、雾化物、电子烟用烟碱等的运输”。而更大一招是:电子烟口味将进一步受限,这被视为击中了电子烟企业的痛处。

总之,对电子烟加码监管,是保护健康应有之举,对电子烟监控,一刻都不能放松。“雾化”的电子烟确实害人不浅,而且,电子烟目前还在不断改变面目害人。近段时间警方连续打击的藏毒“上头电子烟”,可能是更大的“潜在杀手”,对此,必须加以重视。希望监管部门主动作为,严格落实《电子烟管理办法》,织密防护网,让更多人免受电子烟侵害。

刘天放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