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6%以上,实际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1100万人以上,实际新增就业1269万人;粮食产量预期目标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际增长2%,达到13657亿斤……过去一年,多项指标均实现超额完成,实属不易,既彰显了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的能力,也坚定了我们在新的一年取得新成就的信心。
纵观政府工作报告,一组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并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力度之大,超出预期;去年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助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去年国家助学贷款惠及500多万在校生,为贫困生点亮梦想。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首场“部长通道”上坦言,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3万亿元人民币。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中国经济的韧劲很强,我们市场主体活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这也是我们今年GDP目标增长5.5%左右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
在我国经济规模巨大的基数上要实现5.5%左右的增长,总量相当可观。当前,我国经济还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不断出现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这一目标的设定,既符合我国国情,也契合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