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彰显民生担当

2022-02-28 09:25:57 来源:央广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北京市医保局宣布,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此次调整包括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门诊治疗中常见的,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项目。北京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省级地区。(2月27日央广网)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为7%~10%,有不到20%的患者需要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而在辅助生殖的技术中心,需求量最大的就是试管婴儿技术,但试管婴儿治疗的收费项目多且昂贵、周期时间长,如三代试管婴儿单周期就多达十几万元,“生育之重”令不少家庭望而却步,不仅“不敢生”,甚至也“不能生”。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净增长48万,自然增长率0.34‰,人口出生率为7.52‰。而2020年的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全国人口净增长为204万。

人们生育意愿不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生育子女的成本高涨,就是重要原因。所以,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直切不孕不育家庭的“生养痛点”,有助于减轻不孕不育家庭的负担,也能间接起到提振国人生育意愿的作用。

北京是国内第一个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地区,这一举措对国内其他地方能够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在2021年9月,国家医保局在答复人大代表建议时就表示,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所以,对于是否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各地也有必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尽快考虑,加快步伐,力所能及地减少不孕不育家庭的负担。

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有多重利好,是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有力举措,也有助于医保做到“应保尽保”,同时也是改善民生的好举措,是在强化民生兜底保障。

戴先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