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江苏率先实施延迟退休具有破冰意义

2022-02-24 10:01:02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不久,江苏省人社厅发布《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细化了参保缴费、转移接续、退休审批、待遇领取等配套政策。《办法》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退休政策方面,《办法》创新规定了推迟退休政策,明确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社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如此语境下,江苏省先行一步,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企业职工延迟退休政策,显然为全国统一实施带了个好头,其示范意义不容小视。

中国目前施行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的退休制度,是1953年制定的。这个政策是依据当时人均寿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的。此外,由于我国执行了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等多样性的退休政策,导致平均退休年龄偏低,比国外的平均数字年轻近10岁。目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7岁,工作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现行退休制度对体力劳动者更显适合,对科研工作者、医生、教师、企业高管等知识型人群,在年龄上“一刀切”,或采取男女有别,均显得不尽合理。

可见,延迟退休年龄,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样做的问题。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显然是破冰之举。特别是,江苏并非强制性的延迟退休,而是实行“本人申请、单位同意、人社备案、推迟退休、至少一年”的弹性自愿政策,将延迟退休年龄的选择权交给劳动者。在此基础上,全国应尽早出台统一的延迟退休政策。

具体而言,在中国可施行弹性延迟退休制度,对身体健康允许、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推迟3至5年退休,其人力资本存量不因生理年龄老化而迅速衰退,他们如能晚几年退休,对社会的贡献大于给社会增加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而对长期从事高危、高污染以及劳动强度大,容易患职业病的劳动者,也给他们一定的弹性空间,允许他们提前退休。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