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有声手账】春耕时节,我们在行动①:王小庙村“唤醒”沉睡荒地

2022-02-11 12:55:35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初春的王小庙村醒了。

一轮红日跃出,被一片碧绿麦田托住。

披上外套,刘瑞才出了门。60多岁的老刘是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把式,每天头一件事,就是去田间地头转一圈。

“目前不用浇水,墒情非常好。再过几日,就该翻土准备春播啦!”老刘用手搓了一抔黄土高兴地说。

“荒宅变良田,农民心里甜。”河南郸城县张完乡王小庙村支部书记刘运荣接过话茬,在过去,这里是闲置破败的房屋和一些废弃的宅基地,那可是“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夜无灯,荒地杂草生”。

【有声手账】春耕时节,我们在行动①:王小庙村“唤醒”沉睡荒地

俗话说,“宁舍寸金,不舍寸土”。地荒着,大伙儿都心疼。“咱庄稼人最见不得地荒,甚至房前屋后都种上了庄稼。这两年一看见满是杂草的撂荒地,心里那个疼啊。”

村里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空心村整治,拆除残垣断壁。

要动老宅,谁都捏一把汗。为啥?村民对老宅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即使不住,也不会轻易退出。

果然,在前期摸排中就遇到了麻烦。

“空心村整治是好事,但是拆我家老宅可不行!”乡村干部往刘瑞才家跑了四五趟,就是两个字:“不拆。”

“我先拆!”刘运荣请来挖掘机手,三下五除二拆掉了自家的废旧房屋。

党员先拆,群众没话说。

王小庙村10天清理出300多间荒废房屋,40多亩荒土变良田。

【有声手账】春耕时节,我们在行动①:王小庙村“唤醒”沉睡荒地

“说是老宅,其实是只有60平方米的土坯危房,30年了,墙角有缝,冬天透风,夏天漏雨。”刘运荣说起这件事来,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刘运荣介绍,曾经有380多人的王小庙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村里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到城市打工去了。

“空心村”整治前,村内仅有8户人家居住,且多是留守老人,居住着20世纪的土坯房。很多老房子破败不堪、杂草丛生,遇到阴雨天还有随时倒塌的危险。

在党支部带动下,村民们陆续搬出。清理了瓦砾,新建了灌溉渠道,并使用省里专家研制的有机肥增强了肥力。

【有声手账】春耕时节,我们在行动①:王小庙村“唤醒”沉睡荒地

“空心村”整治后,村民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村里老房子拆下来的砖头瓦块不仅没有被扔掉,还被废物利用,铺成林间小路,建成了小游园,老房子房前屋后的老树、大树也都被保留了下来。“留住了记忆,留住了乡愁。”乡亲们赞不绝口。

“空心村”整治后,村民收入也大大增加。

“前两天村里召开群众会,乡里说要在我们村继续发展特色种植,要流转不少土地。新增加的耕地流转后,咱们农民不仅腰包更鼓了,而且还能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打工挣钱,真好。”刘瑞才说。

视频请点击

https://politics.gmw.cn/2022-02/10/content_35508954.ht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