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他们在-30℃的深夜守护旅客的回家路

2022-02-07 16:59:57 来源:央视网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是沈阳至佳木斯高铁长白山至敦化段开通后的首个春运,春节假期,负责这一段高铁探伤检测的工人们一直在忙碌着,确保旅客平安出行。

深夜十二点,长春的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25度。负责钢轨探伤的组长姜驰恒带领着3名工友刚刚出发。他们要利用4个小时的“天窗”时间完成新的5公里探伤任务。

中国铁路沈阳局长春高铁基础设施段钢轨探伤队探伤工 姜驰恒:现在沈佳高铁白敦段全线118公里,已经都是大雪封山。钢轨探伤仪加上水以后有五六十斤重,我们每一次抬着仪器到(作业)网门都是一次考验。

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徒步行走,姜驰恒和工友们终于抵达了需要探伤的钢轨起点。高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对钢轨产生巨大作用力,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伤损,影响行车安全。姜驰恒他们的工作就是利用探伤仪,提前发现暗藏的隐患,及时检查出伤损钢轨,保证高铁安全运行。

中国铁路沈阳局长春高铁基础设施段钢轨探伤队探伤工 姜驰恒:钢轨探伤仪通过不同的波形反馈,探测出钢轨的状态。可以发现钢轨表面的伤损,也能发现钢轨内部的核伤,都能检测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作业,检测任务完成了一小半。此时的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30℃。气温过低也导致探伤仪出现了故障。

在重新调配耦合液后,探伤仪恢复了正常工作。而在更细致的钢轨焊缝的位置,他们还需要利用专门的焊缝探伤仪器进行检查。为了能够准确地感受到探头与钢轨间的耦合状态,他们只能摘下手套徒手作业。

直到凌晨四点,姜驰恒和工友们才终于结束了当天的检查,做好标记,下一次还要从这里出发。今年春运期间,他们要完成118公里的探伤工作,守护旅客的回家路。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2/02/07/ARTIiZXHRScUWFX7EaXGRVIW220207.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