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春节档”电影“降价提质”才有出路

2022-02-07 10:11:14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灯塔数据,截至2月6日10:45,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50亿,达到了54.78亿。而这个数字背后是史上最贵春节档,截至目前,今年春节平均票价达到了53.1元,大年初一的平均票价更是高达56.1元,创下历史高点。与票价相对应的,今年进电影院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大年初一到初三的出票数依次为1926万、1893万、1712万,而去年同期的出票数为3446万、2797万、2932万,前三天就少了3000多万人次走进电影院。

近年来,电影票价一直在上涨中,以至于一到春节档,很多观众就会感叹“电影票又变贵了”。春节期间劳动力成本比平时要大、观影人数多等因素,导致“春节档”电影票比平常高一些,也让人能够理解与接受。但近年来“春节档”电影票涨幅过大,这样大的涨幅并不正常。“春节档”电影票大涨价,有很多因素影响,如在春节期间很多人返乡,为中小城市的小影城带来了观影高峰,而这些小影城平时上座率并不高,面对一年才一遇的春节观影高峰,很多就会趁机“割韭菜”。

“春节档”电影票比平时贵,并非问题,问题在于“春节档”电影票涨得太多,大大影响了观影体验,给观众添堵。今年春节档总票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少,与票价过高,观众用脚投票有很大关系。

就在2月6日,电影《狙击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调所有版本结算价格至A类35元,B类30元(各降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虽然结算价格并不等于观众实际能买到的电影票价格,但降低结算价格,意味着电影院在不降低售票价格的情况下,能够多赚钱,电影院利润更高,也就更愿意多给《狙击手》排片,也有希望刺激更多片方跟进降价,降价也就可能传导到消费者,导致电影票全面降价。

电影《狙击手》开了个好头,希望能有更多片方跟进。除了片方主动降低限价,一些影院也要主动摒弃“趁火打劫”“趁节打劫”、竭泽而渔的错误做法,不能抱着“割韭菜”的心态,不能只图眼前利益,“挣快钱”,最终只会把消费者赶走,这并不利于影院的长远利益。另外,物价等相关监管部门对于一些影院趁节涨价、乱涨价、收高价等违法违规现象,也要予以依法打击。

需要制片方、影院、监管部门等各方共同行动起来,维护好电影市场正常秩序,维护好消费者正当权益,既能有优质供给,又有高质、优价的服务,让广大消费者能放心消费贺岁片等精神文化产品,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共享“精神盛宴”。只有这样,不仅是“春节档”,还有整个电影行业,才会有更大出路。

上一篇:越努力,越幸运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