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3000岁玉虎开口拜年,还要送你文物盲盒!

2022-02-02 16:36:00 来源:新华社   编辑:宋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傍晚时分

河南博物院

两扇沉重的大门缓缓关闭

展厅安静了下来

灯光也暗了下来

管理员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有一个小家伙儿

开始“不老实”了!

咋样?

小玉虎的这波拜年操作可还行?

这里科普一下

小玉虎的姿态真实形象地呈现了

商代重要的坐姿模式——

跽(jì)坐,也称跪坐

在后世

这种呈现跪姿的玉人

还曾被称为“玉贵人”或“遇贵人”

寓意人生顺遂,有贵人相助

可能你会感到费解

据说玉虎已经3000岁了

从视频里看个头儿也不小

到小编嘴里咋就成“小”家伙儿了?

这个问题

小编表示不想解释

看图↓↓↓

那小玉虎又是怎么开口说话的呢?

这个问题

小编必须解释一下

首先

360度环视图片拍摄

AI计算建模

……

然后

将小玉虎模型导入三维制作软件

用变形器调整其姿态

控制头部

让它张张嘴、动动耳、摇摇头

最后

做出关键帧

调整动画速度曲线

使口型与脚本内容相对应

总之

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热爱的技术活儿

在高科技的加持下

越来越多像小玉虎一样的文物

走出博物馆

来到屏幕前

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

遇见那古老的“真实”

但请不要忘记

科技的背后

是足迹,是印记

是无数文物工作者

一铲一铲,一刷一刷

向泥土的追问,与历史的对话

这是小玉虎当年的考古发掘现场。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受河南省委托,组成太清宫考古队,对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

说完正事儿,再说点喜事儿

小玉虎不仅给大家拜年

还给大家带了一波“年货”(只送不卖)!

——河南博物院文物修复盲盒、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考古盲盒

河南博物院文物修复盲盒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考古盲盒

让你在家中现场体验

发掘“文物”、修复“文物”的奇妙经历

手套一戴,洛阳铲一探

考古学家的感觉就来了!

不信?恁试试!

【活动规则】

亲爱的用户,我们为大家准备了若干河南博物院文物修复盲盒、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考古盲盒,点击下图,下载新华社客户端,注册即可参与积分商城抽奖活动,我们将选取百分之一的幸运用户,直接将盲盒送到您家(两种盲盒随机选择一种送出)。“宝物”有限,先到先得!拼手速,拼手气!祝好运~

另外,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新华社中国网事微博、新华社快手号、新华社抖音号也在同步活动,多多参与,可能会拿到多份儿哦~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月7日晚8点

没有拿到盲盒的小伙伴也不要灰心,请您持续关注新华社客户端,这里精彩不断,惊喜不断(盲盒不断)!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新华社客户端所有

出品:王丁 陈凯星 邹声文

策划:齐慧杰

监制:胡国香 桂娟

统筹/创意:李瑜 王晶晶

记者:李文哲

推广:张豪

文案:李瑜 牧小湘 王晶晶 孟洁

视频文案:王宇轩

视频剪辑:程昊 王宇轩 王晶晶

海报设计:赵丹阳

技术保障:贺柳

联合出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河南分社 河南博物院

合作单位: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技术支持:四维时代

上一篇:春天,为追梦者而歌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