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幸福的味道——百合村里过新年

2022-02-01 22:52:21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李小凡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张学文(右二)一家在家中同享年夜饭(1月31日摄)。

三年育苗、三年生长、三年成熟的“兰州百合”作为食药两用的甜百合,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兰州百合栽培技艺”被列入甘肃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是“兰州百合”的核心产区之一,出产的百合色白、个大、味美、营养丰富。如今,袁家湾村家家种百合,百合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2021年,袁家湾村依靠百合种植人均收入近2万元。春节期间,人们买年货、贴春联、准备年夜饭,村子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张睿摄影报道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张军兰在家中炸油饼、炸丸子(1月26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沈明霞在家中制作“兰州糟肉”(1月26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百合加工车间,村民孙晓英在分拣百合(1月26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百合加工车间,村民孙晓英(右)和许海燕在分拣百合(1月26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柴玉红在家中捧着刚蒸好的馍馍(1月26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沈明霞(右)一家在家中合影(1月26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张波(右)在家中给爷爷奶奶拍照(1月31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百合加工车间,村民张学文在盘点库存(1月26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活动中心,村民袁正春展示自己剪的窗花(1月26日摄)。

↑这是1月31日拍摄的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无人机照片)。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百合加工车间,村民许海燕将分拣完成的百合进行包装(1月26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马明祯(右)和儿子在家中一起贴春联(1月26日摄)。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百合加工车间,村民在分拣百合(1月26日摄)。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