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这些博物馆可真是“虎”呀!

2022-01-27 20:59:11 来源:中国新闻社   编辑:宋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农历2022年是壬寅虎年。

虎作为百兽之王,其勇猛、威武的形象令人敬畏,后逐渐被幻化为神兽,并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选择性成为十二生肖之一。

千百年来,人们崇虎、刻虎、画虎、剪虎……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虎文化。

这不为了迎接虎年,各大博物馆也“虎”了起来,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博物馆

1月21日,中国农历虎年渐近,市民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上欣赏《猛虎半日闲》画作。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1月21日,中国农历虎年渐近,市民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上欣赏“西周虎鎣”展品。这是“虎鎣”2018年重归祖国入藏国博后再度亮相。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卧虎瓷枕 辽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据悉,虎形枕始烧于唐,流行于北宋和金代。因虎的形象威武勇猛,把枕做成虎形或把虎纹刻于枕上,蕴含辟邪和祥瑞之意。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金箔虎,遍体压印了“目”字形的虎斑纹,四肢收缩、尾巴上翘、嘴巴大张,像是在与敌人对峙时咆哮一样,看起来凶猛又威风。图片来源: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山西考古博物馆

出土于邱家庄遗址的战国虎形铜座。胡健 摄

西周时期的晋侯牛虎匜。胡健 摄上海博物馆

清代沈铨《花鸟走兽册》。上海博物馆 供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图为战国青铜虎钮錞于。钟旖 摄

图为新石器时期的虎犬齿、虎牙。钟旖 摄安徽博物院

2022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在皖开展。图为展览文物。 张强 摄孔子博物馆

展品:清·青玉虎 孔子博物馆藏江西省博物馆

江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福建博物院

一起来看这些虎模虎样的文物,

你最喜欢哪一个?

最后,

祝大家

新年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孔子博物馆网站等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