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安徽机器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六 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2021-12-09 17:39:04 来源:中安在线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记者12月8日从安徽省经信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机器人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芜马合”机器人板块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已形成研发、关键零部件、本体、集成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涌现出埃夫特、欣奕华、配天机器人、巨一科技等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全省机器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第六位,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2020年,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80亿元,同比增长9%,全年推广应用6100余台工业机器人。今年1-10月,已累计生产工业机器人本体1.4万台,推广应用8000余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据了解,2018年7月,省政府印发《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从提升研发能力、完善服务平台、补齐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强推广应用、打造发展高地、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强化引导推动实施分类考核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助推我省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建成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截至目前,政策已连续兑现2年,考核已执行了3年。

从今年的考核情况来看,芜湖连续三年在考核中继续位列第一,发展态势较好,处于全省领头位置。滁州也是连续三年在其他各市考核中位列第一,推广应用保持领先。本次考核中宿州和宣城名次上升较快,分别上升7位和5位,亳州、阜阳等市位次下降。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稳步发展,省内配套逐年增加。

机器人产业是省高端装备产业七个子行业之一。下一步,省经信厅将持续强化机器人产业“双招双引”,重点围绕国内、外机器人领军企业,重点机器人项目,机器人专家团队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落实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保障,优化企业和人才发展环境。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机器人相关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充分发挥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鼓励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投向机器人相关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同时,持续加强政策支持,持续深化推广应用,不断推进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在机械、钢铁、石化、建材、冶金、汽车等10大领域的500家以上企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8000台以上。持续开展对外合作,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产业合作,搭建协同创新、产需对接、人才交流、金融合作的平台。

(记者 汪乔 实习生 梅至仪 王静娴)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