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国博启幕 展出最早的炭化稻米等两百件珍贵文物

2021-11-23 16:37:31 来源:央视网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昨天(11月21日),浙江上山文化的考古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一万年前培育的水稻、迄今为止最早的定居村落遗址、彩陶上未知的描绘刻画等珍贵展品与观众见面。

 

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重要标志性遗存。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知。

农业起源、人类起源、国家起源是考古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三大课题。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展中许多展品具有极高的知识点。比如,一粒“炭化稻米”距今约11000年—8500年,系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是目前通过系统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稻米。还有一件红色陶壶引人注目,壶内的残余物中发现了一种加热产生的糊化淀粉,经检测研究发现残留物与低温发酵酿酒的基本原理相符。

本次展览同时辅以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展示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上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据了解,本次展期暂定为两个月。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1/11/22/ARTI1R4gxSNeRoB8cg3ucXQa211122.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