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这是“上进生”安徽提交的“三年答卷”

2021-11-12 18:50:15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李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从“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如今争当一体化发展的“上进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安徽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一体化发展成果丰硕。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安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三年答卷”。

这些答卷里,有务实的合作,有实在的红利,有令人惊叹的便捷,有让人喜悦的成就。

创新答卷:

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国际领先科技成果问世

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升级版加快打造,“科大硅谷”等新型创新载体启动建设,我省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量子显微镜”“热核聚变”“铁基超导”“嫦娥钢”“质子刀”等一批国际领先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

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迈出坚实步伐,在量子信息、同步辐射光源、智能语音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答卷:

实施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组建产业“战队”

深化与沪苏浙头部企业合作,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马鞍山市政府、马钢集团、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特种冶金材料新基地项目,总投资248亿中航锂电合肥基地签约。

协同实施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共同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牵头成立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已集聚科大讯飞、苏宁软件等上下游企业72家。

开放答卷:

建设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在开放合作中共建共赢

获批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包括212项赋权事项的特别清单,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合肥、芜湖片区与宁波片区,蚌埠片区与金义片区合作共建。

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立,商合杭、杭黄等高铁建成运营,高铁总里程位居全国第1,“五纵十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纵穿江淮,联通长三角的水运大通道及“一枢十支”机场体系加速构建,合肥中欧班列发货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生态答卷:

携手共治生态环境,打造“高颜值”长三角

开展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等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携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十三五”期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20%。共同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统筹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生态环保专项监督长制,与浙江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民生答卷:

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一网通办”更加便捷

长三角职工医保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通道全面开通,我省16个市与沪苏浙设区市全部实现医保“一卡通”。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更加便捷,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加快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全省人社业务“一卡通办”、惠农补贴“一卡通发”、交通领域“一卡通行”、文旅领域“一卡通游”、医疗健康“一卡通结”。

这样沉甸甸的“答卷”,

既是成果,更有期待。

身为长三角人的你我,

期待安徽能全方位对标沪苏浙,

发展得更快;

期待安徽能与沪苏浙开展更多合作,

交流得更多;

期待安徽人能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生活得更幸福。

更好的安徽,更好的长三角,

我们充满期待!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