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记者节|今天,一起揭秘他们的独门“武功秘籍”

2021-11-08 15:01:54 来源:央广网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天下武功,招式多变
百行百业,均有洞天
今天(11月8日)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
都说记者是“六边形战士”
能写稿、会主持
出差说走就走
街采“信手拈来”

为变身合格记者
他们究竟用了什么“神功”护体?
听央广网记者现场传授“武功秘籍”!

第一式:凌波微步

冲在新闻一线

电脑、采访机、话筒、照相机
加起来少说十几斤
没点“轻功”护体怎么行?

张卓
央广网湖北频道记者:
记者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事业,职业是饭碗,事业是梦想与信仰。愿我们都能记着初心、记着理想、记着信仰,脚上有泥、心中有光,做好瞭望者、当好记录员、成为助推器,推动时代巨轮破浪前行。

快来猛戳记者大作↓↓↓

《武汉和我,都挺好》

 

第二式:左右互搏术

 
“左右互搏”眼花缭乱

看似“一心二用”
实则暗藏玄机
咱全媒体记者
一个人就是一个报道团队!

王晶
央广网时政要闻部记者:
要把“重要的”做成“需要的”,把“有意义”做得“有意思”。
快来猛戳记者大作↓↓↓

《记者体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餐厅”:“闭上眼睛,打开心灵”》

 

第三式:斗转星移

 
拍照的“C”位可以不争

采访直播的“C”位看谁能抢得过!
一招斗转星移
这个头条,我网拿定了!

唐奇云
央广网上海频道记者:
有趣、有启发、有成就感,是新闻工作最吸引我的三件事。
快来猛戳记者大作↓↓↓

《超燃!100秒打卡进博超级“秀场”》

 

第四式:金刚不坏体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狂风暴雨中站如松
烈日骄阳下向前冲
有金刚不坏体护身
啥环境都阻挡不了记者做好报道的心!

汪宁
央广网特报部记者: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慎思笃行,道阻且长!

快来猛戳记者大作↓↓↓

《河南部分农村土地流转失控现象调查》

 

第五式:仙女散花

 
财经记者妙笔一挥

看似晦涩的数据和专业术语
分分钟化为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
重要信息!
一个字,服!

牛谷月
央广网财经事业部记者:
正所谓“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希望手中的笔能记录和传播更多信息。笔要直,心要正;满腔热情,冷静审慎。

快来猛戳记者大作↓↓↓

《粉丝打投550万元所赢“奖品”将近一年未得兑现 记者起底时代峰峻“饭圈生意经”》

 

第六式:金钟罩

 

街采、现场报道
绝对少不了好奇的路人和围观群众
点击使用金钟罩技能!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马俊玮
央广网黑龙江频道记者:
做记者注定要做一个“杂家”,需要一直不断地学习,对任何事物都要抱有好奇心,永远前行,永远探索,永远在路上。

快来猛戳记者大作↓↓↓

《全国唯一高考专列如约启航 19年共运送3万余学子逐梦》

 

第七式:上天入地

上天入地

执笔走天涯
一篇篇报道如强军号角守卫疆土
稍息、立正,追着炮火前进!

杨宸琇
央广军事部记者:
每一次采访都是一场战斗。离官兵近一点,离炮火近一点。

快来猛戳记者大作↓↓↓

《航天员邓清明:追梦太空第20年》

 

有人说
记者永远在路上
记录着社会和时代

今天,是他们的节日
致敬每一位好记者!
向他们道一声节日快乐!

视频请点击

http://news.cnr.cn/dj/20211108/t20211108_525654915.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