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打破“学历门槛”让职校生不再“磕绊”

2021-11-04 09:47:15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招聘,对学历的要求往往很严格,基本都是本科学历以上,职校生自然被拒之门外。不仅是机关事业单位这样体制内的“抢手单位”,在很多企业中,职校生同样“不受待见”,就算是一些技术工人是“顶梁柱”的制造业工厂,技术工人与就职的大学生之间也有着不同的上升渠道。

“唯学历论英雄”,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职校毕业生成了“二等公民”,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这不利于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更不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此前就有调查显示,职校生选择在制造业企业参加实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事业单位招聘不再设置学历要求”,为职校生打开了事业单位的大门。这有利于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保障的是职校毕业生的平等竞争机会。这也给全社会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对打破“唯学历论英雄”的固有观念,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打破“学历门槛”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了。《通知》强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可见,事业单位招聘职校生的岗位有限,是适合职校毕业生就业的技术性岗位,而且还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并非随便一个职校生就有应聘资格。应聘者的能力如何甄别?职业技术资格认定相比于学历获取,更为宽松,也更多乱象。所以,相关部门、招聘单位就要制定科学的配套措施,防范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乱象乘虚而入。打破“学历门槛”之后,要能设置好“能力门槛”,要能确保就业公平,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动力。

戴先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