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弘扬抗击“非典”精神 捍卫人民生命安全

2021-10-25 16:22:06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03年初,非典疫情在全国肆虐,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为伟大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宝贵财富。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不幸感染SARS病毒,她生前留下了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奉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丁秀兰以身殉职,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钟南山院士团队主动请战,集中收治了广东省的非典重症患者。

在2003年抗击非典战斗中,从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到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从紧急攻关的科研人员,到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处处是冲锋陷阵的身影。

北京小汤山医院曾被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之为“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这座拥有1000张病床的大型传染病医院7天建成,短短51天,共收治680名非典病人,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坚持群防群控,携手共克时艰。2003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我国抗击非典疫情取得重大胜利。

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2003年,医生王卫国支援太原抗击非典,70多岁的母亲坐着轮椅为儿子送行。17年后,2020年2月,王卫国的女儿王婷作为援鄂的医疗队员登车出发,父亲王卫国在送别现场,给了女儿一个深情的拥抱。相似的战场,两代人的接力,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力量。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1/10/24/ARTIdMR2llxj94Zxoojp5Twl211024.s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