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习近平山东行丨盐碱地上的绿色梦想——走进黄三角农高区

2021-10-22 14:19:4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调研,他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了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黄三角农高区”,成立于2015年10月,是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在盐碱地特色种业、盐碱地生物农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图为农高区盐碱地上种植的冬油菜,人们将盐碱地特性概括为“湿时泥泞、干时板结龟裂”。植物在盐碱地上不容易扎根生长。

△示范区内建有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总面积1.28万亩,种植黑小麦、藜麦、大豆、马铃薯等耐盐粮食作物和苜蓿、燕麦、甜高粱等耐盐牧草。

盐碱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对于粮食安全有着特殊意义。科研人员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向盐碱地治理这一世界难题发起挑战。

△图为智能农机在田间劳作,示范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56家高校院所合作,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承担实施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

黄河流域既要治理保护,也要高质量发展,这里正发生着许多希望与蜕变的故事。相信,未来“白花花”的盐碱地上将会有更多的“金灿灿”“绿油油”“红艳艳”。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昔日“盐碱地”

今朝“新粮仓”

视频请点击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7815704344810250636&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