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传承抗洪精神 保障百姓安全

2021-10-18 10:51:5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998年夏天,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北方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团结奋战,抗击洪水,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

1998年入汛后,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大洪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当年,8次洪峰汹涌而至,荆江大堤成为长江抗洪的主战场。长江沙市段水位超分洪水位,为了保卫武汉,荆江分洪区进入备用状态,33万群众被紧急转移。结合水利专家研判的水情发展趋势,经过再三权衡,中央毅然决定:荆江不分洪!面对汹涌而来的洪峰,数十万名军民在荆江大堤上与风雨拼速度,同洪水争高低,一名名共产党员立下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

长江九江城防大堤发生决口,洪水奔向九江城区。时任九江市港监局局长陈纪如和同事,驾驶驳船去封堵决口。最终,与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一起,成功控制住了险情。

几乎同时,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先后出现三次洪峰。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人民子弟兵共投入30多万人,地方党委和政府组织调动了800多万干部群众参加抗洪抢险,军民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了洪水,确保了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安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998年大洪水后,国家加大投入,加快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完善防洪体系,不断提高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传承、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一次次战胜特大洪水灾害,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1/10/17/ARTIOxREUqINe0AkYd5BGutU211017.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