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青少年抑郁发病率高达24.6%”值得警惕

2021-10-11 10:0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青少年该如何预防心理疾病?专家表示,青少年对自身认知不成熟,家长应了解、重视心理疾病,日常可通过心理自评量表及时判断自身心理状态。确实,“青少年抑郁发病率高达24.6%”暴露出的是青少年心理教育和疏导的欠缺。

本来,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困惑是不可避免的,并非青少年,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而随着社会转型、节奏加快,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或许使有些问题更加突出,或者提前出现,因此陷于无法解脱的焦虑和烦躁之中。当感到压力难以承受时,最需要的是冷静分析,找出原因,让自己认识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其实,如果能够直面现实,心胸开阔,敢于承担,许多所谓的压力都有可能及时得到化解。

当然,许多时候,自我的心理平衡、调节并不足以自我减压。人是社会动物,生活在群体之中,当心理出现障碍时,需要互相之间的关爱,及时给予疏导和化解,如果一开始心理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周边老师、同学、家人、朋友的劝慰和开导,就是最管用的减压良方。然而现在往往把减压看成是个人问题,以至当压力导致抑郁后,人们才发现异常其实早已存在。这暴露出了现行青少年教育上的短板,也是强化青少年心理疏导的一个警训。

要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是营造一个平等和宽容的氛围,关心青少年的喜怒哀乐,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把每个人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而抒缓心理压力,最有效的办法,是用心药治心病,因人而异地从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耐心疏导,解开疙瘩,释放压力。

钱夙伟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