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头出兵阿富汗到最终从战场上仓皇溃退,美国20年“反恐”战争的全面失败近来持续被全球媒体大书特书。而这场浩劫在造成满目疮痍和生灵涂炭,让数万亿美元打了水漂的同时,却诡异地造就了唯一的赢家——美国军火商。
美国布朗大学近日发布的“战争成本”研究报告显示,自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国军费支出累计超过了14万亿美元,其中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落到了美国军工企业手中。
△布朗大学“战争成本”研究项目官网截图
“旋转门”转出一个“军工复合体”
研究发现,在阿富汗战争开始后的第一年,美国军费预算就增加了10%以上,此后连续10年逐年增加,这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近年来,美国军费支出更是保持在每年70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几乎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
而美国独立智库“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SPRI)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年的“反恐”战争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通用动力公司、波音公司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这五大美国军工巨头与美国国防部签署的合同占比多达三分之一,获取的国会拨款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
△美国独立智库“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截图
美国军火商能做到“众人皆输我独赢”靠的是什么?
布朗大学报告发现,“反恐”战争20年以来,美国军工企业和美国政府、国会、军方、智库等各方出于共同利益,日益形成捆绑紧密且势力庞大的军工产业利益集团——“军工复合体”。
△布朗大学“战争成本”研究项目官网截图
这一利益集团利用“旋转门”机制操控联邦政府政策走向。首先就是军工企业通过培养专业人才进入美国政府,以各种理由游说政府增加军费开支,以便通过发动战争和在全球推销军火来拿到源源不断的防务订单。
△“政客”新闻网:在拜登竞选总统的过程中,后来成为拜登政府国务卿的布林肯就在2017年参与创建了WestExec资询公司,为拜登提供了大笔助选资金,以便日后帮助军工企业谋取利益。
据统计,美国军火商为了游说华盛顿政客,在过去20年总共花费了2.85亿美元的政治捐款和25亿美元的游说支出,并雇佣了200多名以前在政府工作的游说者。仅去年一年,美国五大军工巨头就豪掷了6000万美元的游说资金。
△美国“军事”新闻网报道截图
反过来,美国退休公职人员也会进入军工企业等很多利益方机构充当顾问。就在美军狼狈撤出阿富汗后,那些曾在阿富汗指挥过这场失败战争的将军们却在退休后利用自己的这一资历赚得盆满钵满。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官网资料显示,曾在2013年至2014年间担任驻阿富汗美军指挥官并于去年退休的陆战队上将小约瑟夫·邓福德已经成为这家美国最大军火商的董事。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克里斯·科因指出,特定人员在政府机构与私营部门之间来回任职的“旋转门”机制,已成为美国军工企业操控联邦政府政策走向的重要工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