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把生命的光热化作希望的种子

2021-08-31 10:54:4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月的秋,骄阳似火。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大山里,一簇簇沙棘树挂起了果,在起伏的黄土梁上恣意地绽放着红。

可是邱军,当初撒下种子的那个人,却再也看不到了。

不舍:把最深的牵挂安放在高天厚土间

“把自评报告交宋部长;全年和四季度工作总结,数据完善到11月30号;明年的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乡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强……我很好,尽量少麻烦大家。”字迹散乱,却写得密密麻麻——这张字条是邱军经历50多天抢救后,留下的最后嘱托。

今年1月8日,39岁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甘肃庆阳华池县原挂职副县长邱军,在带领当地群众脱贫攻坚的两年间燃尽气力,永远地离开了他深深眷恋的大地。

虽然不是生于斯长于斯,但是这个出身农家的挂职干部,对这片位于六盘山特困片区的土地,实在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期望。

“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2018年12月,响应中央企业定点扶贫工作的号召,已是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科技中层干部的邱军主动请缨,从1200公里外的安徽合肥,来到这个黄土高原的偏远山区。

上任第一个月,邱军就走访了全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200多个贫困户,一家一家问,一户一户记……短短两年间,邱军几乎走遍了华池县的每一道山川梁峁。从沙棘苗产业到奶牛饲养场,从为乡村学校安装的崭新路灯到为贫困青年开设的“订单式”技能培训……在老乡的炕头上,他理清了帮扶的思路,找到了扶贫的药方。

因地制宜发展的奶牛、肉牛养殖业,让贫困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沙棘、金丝皇菊种植项目带动户均增收15000元;白瓜子、黄花菜、黑木耳、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已带着“华池”品牌飞出大山。干部群众抖擞精神,华池县脱胎换骨,2020年2月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再有40多天,挂职就要结束,2020年6月才出生的孩子就可以天天见到爸爸了。可是,他再也不能给妻儿做顿可口的饭菜,再也不能给远方的老母亲尽点孝心……

这位赤子,已把最深的牵挂安放在高天厚土间。

奋斗:把“山鹰的翅膀”带给大山中的人

一次调研,邱军偶然发现了在沟渠壑缝里零星生长的沙棘。这是一种干旱地区常见的植物,具有不错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但是,野生果实稀疏、个头小,喂不饱全县的沙棘产业。邱军找到当地出产的沙棘籽油,跑去外地的专业机构鉴定,得出“生物活性成分多,开发前景良好”的结论。时不我待,说干就干!2019年,他积极联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启动沙棘扦插苗培育试点。

不到半年,62座具有节水喷灌功能的钢架大棚拔地而起,620万株沙棘苗栽种完毕,试点村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租金+劳务+分红”的模式让人均增收超过1.5万元,10年内持续产果的长期收益让乡亲们合不拢嘴。

家里的“金窝窝”筑起来,邱军又开始鼓励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年轻人走出去。在邱军的牵线搭桥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科技与华池县建筑企业成功构建“央企+民企+贫困户”合作机制,签订帮扶项目投资达2100万元,实现就业近百人(次)。

“曾有人担心邱县长来穷山沟镀个金就走了。没想到,他是把‘山鹰的翅膀’带给了我们。”华池县乡村振兴局干部胡国芳说。

……

“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走好群众路线。”那个不仅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更用生命践行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初心和承诺的人,已把生命的光热化作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广袤大地。

新华社记者 梁军 吴晶 屈婷 马莎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