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巢湖!巢湖!

2021-08-24 19:58:17 来源:合肥晚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建设环巢湖生态公厕、休憩桌椅、公共停车场;在确保符合环保和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在巢湖近岸科学划定市民游泳区域……

8月23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再次实地督查巢湖综合治理及蓝藻防控——

“深入推进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加快实施‘十百千万’行动计划!”

合肥,将把巢湖打造成最好名片,开启“一城一湖”共荣共生的新征程!

大地无言

山川河流始

九江郡、淮南郡,再到庐江郡

合肥,与水结缘

“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南淝河南下汇巢

是合肥与巢湖最初的纽带

而今

城市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

巢湖,近在咫尺

合肥,拥湖而生

一座城

一片湖

如何相映共生

PART 1

亲·水

人们常用“眼泪”来比喻湖泊

在中国大地上

这样的“眼泪”多达24880个

巢湖这滴“眼泪”的起源

有个千年传说

“陷巢州,长庐州”

大意是巢湖底部旧为城池

后城下陷为湖

而庐州(今合肥)则为之上升

传说不可信

但巢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

“天下有事是必争之地”

南截长江,北控合肥

左与大别山形犄角之势

右胁古都南京

恃巢湖之险

合肥也有了“淮右襟喉”名称

今天讨论巢湖

多数人的印象局限在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一度因面积小颇受争议

但巢湖最初也不是“小个子”

巢湖湖盆形成于距今1.2万年前的地层断陷,湖区面积曾逾2000平方公里。经漫长历史演变,至今,巢湖湖面逐渐萎缩至近800平方公里。

明代巢湖图

湖泊的变化因素众多

人的活动不可避免

有“益”亦有“碍”

益于这片水域

生活,更丰富了

首当其冲是食材

这里,水产资源丰富

以“日出斗金”著称

银鱼、秀丽白虾、湖蟹

被誉为“巢湖三鲜”

 

湖鲚主宰着巢湖渔业的产量

红鲌、“四大家鱼”、鲤、鲫……

到20世纪90年代止

已知巢湖共有鱼类94种

其次是美景

无论天气如何

随手拍都是大片儿

大面积圩区的水田和沼泽地

使之成为“鸟类乐园”

扇尾沙雉、凤头麦鸡和红脚鹤鹬

是“主人”

白腰草鹬、林鹬、青脚鹬、泽鹬

乌脚滨鹬、红嘴鸥等

是“常客”

苍鹭、大白鹭、赤麻鸭、灰斑鸻

大沙雉、针尾沙雉等

为“贵客”

“相爱”容易“相处”难

人与湖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围湖而居

就得面临

巢湖的“水多”与“水少”的问题

靠湖谋生

就得考虑

巢湖的灌溉、航运等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巢湖流域,上游修建了董铺、大房郢、龙河口等水库;中下游构筑了环湖和南淝河、派河、裕溪河等防洪堤;下游开挖牛屯河分洪道,兴建巢湖闸、裕溪闸、凤凰颈闸站等大型节制枢纽,建成淠史杭灌溉区、驷马山灌区等灌溉供水体系。

巢湖流域的防洪、排涝、供水、灌溉体系基本形成。

在成功抵御洪水侵袭,实现灌溉、航运等效益的同时,巢湖也渐成受人工控制的半封闭湖泊。

巢湖闸

近20年来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受特殊地质条件

水体交换能力下降等影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污染负荷增加

水脏、水华问题又逐步凸显

上世纪的最后一个五年

巢湖列为全国“三河三湖”治理重点

当时

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

但,受资金、认识所限

流域面源治理、河口湿地净化

蓝藻水华防控等措施较为薄弱

PART 2

合·力

● 2011年4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巢湖时要求:安徽省一定要把巢湖综合治理好。

● 2011年8月,安徽省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地级巢湖市,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

合肥

从拥有湖区面积的1/3

拓展到包含全湖

占流域国土面积的比重

从27%增至65%

合肥

也成为全国唯一

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

合肥深知

“具有生命的巢湖才能生生不息”

于是, 沉下心来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久久为功

用“包公铁腕”精神全力治污

“一盘棋”领导

“一体化”治湖

构建“1+N”规划体系

成立高规格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省巢湖管理局。创新理论体系、体制机制,工作方法和关键技术,科学编制、修订《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及20多项子规划。

顶层设计清晰、中观层面完整、实施层面有效!

工程治湖
截污、治河、调蓄、 修复、减面、应急, 形成点、线、内、面 污染防治体系, 10年累计投入340亿元。
科技治湖

打造“数字巢湖”,加强科研合作,运用新型技术。

 

上一篇:打生态牌 走有机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