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文明城市风采】红色基因涵养文明之城

2021-08-05 21:41:01 来源:安徽新闻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记者近日来到金寨县梅山镇潭湾社区,街道整洁漂亮,过去混乱嘈杂的面貌已焕然一新。晚上7点多,在香山名都小区,饭后散步的人们聚到社区活动室,观看红色电影已经成为该社区居民每周的固定项目。“今晚放映的是《建党伟业》,通过这部电影,让大家了解我党建立的艰辛和不易。”潭湾社区党总支书记沙国超告诉记者。

从去年4月份开始,潭湾社区组织了“红动潭湾 经典回放”活动,每周在各个小区播放红色经典电影。“我们播放了30多场红色电影,每场都有上百人来观看。通过红色文化宣传,大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明显提升,更加配合我们的日常工作了。”沙国超说。

金寨被誉为“红军故乡 将军摇篮”,红色是金寨的灵魂。在文明城市建设中,该县充分发挥红色本色,让红色融入人们的心中。

“在文明城市创建和提升中,我们专门成立了‘红基因传承大队’,在全县开展红色宣讲,让文明城市的红色本色更加牢固。”金寨县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振华说。“红基因传承大队”由该县史志室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等9家县直单位和全县23个乡镇、开发区共同参与,成员近400人,深入开展红色文化“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

金寨县白塔畈镇光慈村是革命文学家蒋光慈的故乡,男女老少都对蒋光慈的故事熟稔于心。

“我们不仅有光慈老街、光慈小学、光慈展厅等红色印记,还组织了乡村‘名嘴’,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蒋光慈的故事,村民们也深深为蒋光慈而自豪。”光慈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华告诉记者,通过红色文化的宣传,光慈村乡风、家风、民风都有了新面貌。

“通过红色文化宣传,一方面我们提高了居民素质,更重要的是,红色文化激发了金寨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红基因传承大队”大队长胡遵远说。

行走在金寨县,红色渗透进了该县的每一个角落。金寨县红军广场每天都有天南海北的人前来瞻仰、“八月桂花遍地开纪念广场”是当地人最爱的休闲公园、街道两旁随处可以看到红色的标语……“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红色基因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我县着力打造以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示范地为主的‘红色三地’,形成红军广场等红色文化地标580多处,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48个,增设景观小品740余处,让红色文化做到抬眼可见、驻足即观。同时,在红色文化的感召下,志愿者队伍也壮大到12万余人,开展服务项目7836个,服务总时长达3474352小时,在六安市处于领先位置。”王振华说。

(记者 袁野)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