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运动员们的心理暗示

2021-08-04 10:10:0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竞技场上,最重要的是实力,但有时候也确实需要那么一点儿运气。这点儿运气从哪来?各有高招儿。

摘取东京奥运会女子帆板金牌的卢云秀,就打心里相信赛地江之岛是她的福地。在东京奥运会的泳池中摘得两金两银的张雨霏,包里装着自己的“吉祥物”。“最珍贵的是我18岁的时候,姥姥送给我的那条小天使的金项链。这个我是真的一直戴在身上,从来没有离过身,还有一条手链也陪了我很久。”张雨霏说,“我相信它们能带给我好运。”

另一位中国游泳名将闫子贝也有大赛前特定要做的事,那就是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转发一张仙桃的照片。这次东京奥运会自己的第一枪比赛开始前,他又转发了这张照片。他说:“第一次转的时候,我就破了全国纪录,我觉得它能够给我带来好运。那应该是2017年的时候。然后每次重大比赛,我都会转一下,不管有没有用,我觉得对我心理肯定有帮助。”

闫子贝说得对。吉祥物也好,赛前做特定的事也罢,还有相信诸如“福地”“吉兆”等等,其实都是运动员们的一种心理建设。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也有类似效果。中国冬奥首金得主杨扬就曾说过,她在盐湖城实现突破的那场比赛前,就把剪指甲等等过去自己赛前忌讳的事儿都做了一遍,幸运背心也不穿了。这就是应用了心理学上的另一招儿——破釜沉舟。

各种心理建设的小妙招儿,咱们的运动员应该活学活用,当运动场上的王者,做心理学上的大师。但我更想借此强调的是,存在即合理,有些需求是否已得到了满足?心理辅导教练是我们队伍的标配吗?如果不是,我觉得可以是。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