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徽之华光⑤ | 人间天河淠史杭

2021-07-29 14:49:21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950年淮河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两岸四千多万亩农田颗粒无收,一千三百多万灾民流离失所。1951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治理淮河、修建淠史杭灌区成为安徽的重要任务。

 

淠史杭工程纪念碑

 

为治好淮河,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兴建了拦蓄大别山区洪水的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五大水库,以此为主水源,建成了灌溉面积1000多万亩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区。

 

横排头

 

淠史杭工程从1958年开工兴建,历时14年基本建成。工程沟通了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横跨江淮两大流域,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城市供水、安全饮水、生态供水、水力发电、水产养殖和水利旅游等功能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创造性地协调了人水关系,改善了区域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被誉为“人间天河”。

 

淠史杭工程展览馆

 

依托淠史杭灌区,六安市自2015年开始建设淠淮生态经济带,它宛如一条绿丝带环绕在皖西的腰部。灌区所在的江淮地区成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是安徽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安徽境内灌区耕地正常年份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5,全国的1/100,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米粮仓”。

 

淠史杭灌溉支渠

 

灌区丰收

 

“十四五”期间,淠史杭灌区将抓住引江济淮、江水西引等区域调水工程带来的历史机遇,基本完成灌区分干渠以上骨干工程现代化改造,打造30万亩现代化试点,建成数字灌区,建设水清岸绿路畅环境美的生态灌区,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取得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

视频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fVNqlgR_4L9TwY3PyBu6CQ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