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习近平的小康故事|“非遗”不“遗”

2021-07-08 21:49:22 来源: 新华社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

近年来,多地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非遗产业,传承民族文化,为群众脱贫增收拓宽门路。

在江苏徐州潘安湖畔马庄村,中药香包非遗传承人王秀英每天早上6点起床,早饭后就开始配制中药、穿针引线,缝制香包。

《格斯尔》是蒙古族史诗,讲述格斯尔为民除害、保卫平安,促进草原人民和睦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与藏族的《格萨尔》统称为《格萨(斯)尔》。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唐昌布鞋”传承人赖淑芳的铺子正在生产川西百姓俗称“千层底”的唐昌手工布鞋。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视频请点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