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匠人文化 | 探访上海最后的手风琴工厂

2021-07-07 21:40:27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约举办。在琳琅满目的乐器展品之间,一阵悠扬的手风琴声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聆听。

正在向大家介绍手风琴的男人叫沈健,今年已经64岁。他在闵行吴泾镇和梅陇镇交界处的一处偏僻仓库里,开办了一个简陋的手风琴厂,至今已经走过了第16个年头。

手风琴制造产业在这个城市几乎已经销声匿迹,沈厂长说,之所以开办这个琴厂,是因为对手风琴的由衷喜爱,也因为对昔日国营工厂岁月充满感情。

2003年,沈健所在的上海手风琴厂正式停产,工人们按各自工龄领到一笔买断费回家。时任技术科科长的沈健难以割舍对手风琴的感情,于是拿出买断的四万元钱,又外加一点积蓄,购置了老厂的设备。他找了十几个老职工,一起创办了上海响乐乐器有限公司。沈科长变身沈厂长,继续做他们钟爱的手风琴。

一部手风琴由两三千个零部件组成,需要经过上百道制作工序。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下,琴好琴坏,全凭工人的一双手。由于琴的结构复杂精密,无法实现机器量产,因此做手风琴制作不但门槛高,耗时也很长,加上不断上涨的人工、房租成本,响乐手风琴厂的发展一直磕磕绊绊、步履维艰。沈健透露,工厂每年产量只有几百台,订单大多是给意大利、美国、德国的几个品牌做供货。如今留在厂里的,大多都是当年从老厂一起出来的老职工,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制作着手风琴。

但愿这风琴制作工艺,不要被淹没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祝福上海这最后的手风琴工厂,能在手作至上的年代,重新焕发风采。

记者 李会杰

视频请点击

http://www.kankanews.com/a/2021-07-06/0039809303.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