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习近平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07-01 16:33:21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由 新华社 提供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1日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等方面,目标包括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去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如期实现翻番。中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并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

小康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朴素理想,在今日中国变成现实。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用“小康”描述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提出建设小康社会。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小康目标,之后小康列入“三步走”战略。

上世纪末中国实现总体小康后,从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小康要求不断提高、更加全面。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8年多来,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中国攻下脱贫“硬骨头”的深度贫困区,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0多年来7.7亿人脱贫,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解决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四川省苍溪县岫云村农民李伟云感慨生活之变:村里发展生态农业,许多村民住上小楼,买了汽车。“现在好日子就在家门口。”他种的脆桃今年收入20万元。

“14亿人过上小康生活是了不起的世界贡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恩东说,这在生产力低下的传统农业社会无法实现,只有在坚持人民至上、具有强大执行能力的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达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说,中国成功实现小康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各国缓解贫困提供了宝贵经验。

全面实现小康后,习近平说,中国“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记者李来房、吕秋平、杨迪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