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助力科技强国 香港大有可为

2021-06-24 23:01:03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图片_20210623174648.jpg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之时,国家航天科学家团队隆重访港。以戚发轫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天团”,精彩的演讲报告在香港同胞尤其是青年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也必将激励广大香港青年进一步树立星辰大海的科学梦想和自立自强的科技自信。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作为较早参与到两地科技合作交流的高校,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容启亮教授、吴波教授团队,就是国家深空探测重大科学工程的参与者。前不久“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搭载于火星探测系统上的关键仪器“落火状态监视相机”就由容启亮团队研发。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香港同胞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近年来,香港理工大学频频参与嫦娥三号、四号、五号等国家探月工程,足以印证香港是国家科技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香港拥有雄厚的基础科研实力:这里有5所全球100强大学,设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并与中国科学院共建了22所联合实验室,涵盖多个研发领域。可以预见的是,面向未来,进一步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及创新型国家建设,香港将大有可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对“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作出明确部署,如今香港创新及科技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期待香港同内地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并充分发挥其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优势,为科技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舒云)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