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开场了!“宇宙级天团”走进香港理工大学

2021-06-23 21:02:41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月23日上午,“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暨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活动首场讲座在香港理工大学开讲。首场讲座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带来题为《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的报告分享。

讲座正式开始前,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六位航天科学家集体亮相。

微信图片_20210623110510.jpg?x-oss-process=style/w10

戚发轫、龙乐豪等六位航天科学家集体亮相

戚发轫院士从进入太空能力、利用太空能力和中国航天精神等方面回顾和展望了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在中国航天的历史上,戚发轫院士的履历堪称传奇:从中国的第一发导弹“东风一号”、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被称为“行走的航天百科全书”。

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唯一拥有航天任务实战经验的高等院校,参与了国家探月工程与火星探测任务。比如,该校容启亮教授团队研发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助力“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表采样返回任务,团队研制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为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提供支持。

最近,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了“深空探测研究中心”。演讲中,戚发轫院士感谢理工大为国家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并希望理工大继续以科研力量为国家深空探测任务作出新贡献。

今明两天,六位航天科学家将陆续走进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及香港6所中学,围绕中国航天工程进行交流,与大家分享星辰大海里的科学梦想。

此次活动由香港中联办、香港特区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紫荆文化集团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办。

陈颖、喻思南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