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人民的胜利丨船工张孝华和他的“渡江第一船”

2021-06-17 17:23:34 来源:中安在线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现珍藏在国家博物馆的“渡江第一船”,为张孝华父子驾驶的黄梢船

1964年的一天,位于北京长安街西侧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迎来了一位老人,他走到馆内展出的一艘木帆船前,久久驻足,向身边的人讲述着这条船的故事。

这条船被称作“渡江第一船”,这位老人叫做张孝华,安徽省巢湖市人,作为船工的他,这艘七吨半的货船曾经是他一家的生活来源。

1949年新年刚过,国民党反动派为阻止解放军渡江,将长江两岸的货船、渔船全部劫持到江南,船工也被看管起来,张孝华被困在繁昌县荻港镇,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恶行,对解放军的爱民政策也早有耳闻。

张孝华(资料图)

“与其被困死,不如回江北送解放军过江。”于是他和儿子张友香就趁看守的人不备,驾船逃回了江北。到了江北无为县泥汊镇,张家父子祖传的水上技能有了用武之地,因为解放军多是北方人,不熟水性,父子两人每天教他们划船、游泳,培养了一批水手。

4月21日晚上7时,渡江命令下达,瞬间江边千船竞发,奔向南岸。张家父子驾着船,载着解放军三野27军80师240团的26名战士从安徽无为出发,向对岸的繁昌板子矶发起冲锋。

位于繁昌县板子矶的“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

枪林弹雨中,张友香大腿中了一弹,应声倒地。尽管如此,一船人共同努力,冲破枪林弹雨,第一个抵达南岸。如今在繁昌县板子矶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的纪念碑侧,还留下了27军军长聂凤智的题字:“我们已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

一叶扁舟,横渡天堑。静静伫立的登陆点纪念碑,见证着长江两岸沧桑巨变,时代在变,党和人民群众浓浓的鱼水深情永远不变。

(记者 张弓 李浩 郑强强 配音 王冰燕)

视频请点击

http://ah.anhuinews.com/szxw/202106/t20210617_5321775.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