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人民的胜利丨“我送亲人渡大江”

2021-06-16 14:23:26 来源:中安在线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展台上,静静地躺着一面黄色的小旗,上面写着“奖给水上英雄,渡江第一船”,落款是“一零六团”。

奖旗的主人是现年93岁的陈正华,现居安庆市宜秀区,这面锦旗承载了陈正华和父亲陈文义光辉的革命历程,成为军民团结一心的重要见证。

渡江战役纪念馆内珍藏的奖旗

1949年春节刚过,在此时正在枞阳送货的陈正华和父亲开着自家的货船,加入了渡江支前的队伍。

“出发前,棺材都准备好了,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面对眼前的天堑,面对战斗时漫天的炮火,陈正华父子俩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4月21日凌晨,他们配合的106团开始渡江,渡江过程异常艰难,船在行进中遇到了激流,这还不算,船很快就失去了风力。

“枪子、炮,天上一片红。来了三条军舰,把我船上的绳子打断了。”当年的炮火硝烟,陈正华至今记忆犹新。就这样,原本十五分钟的水路,父子两人和全船的官兵在炮火与巨浪中整整苦撑了三个小时才过江。

今年93岁的陈正华坚信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渡江过程中,陈文义胸部中弹,渡江后两个月就去世了。右臂中弹的陈正华上岸后,没有马上撤退,帮着解放军清理铁丝网。至今受伤的手臂,伤痕清晰可见。

这场战斗中,运送官兵的七条船打沉了两条,两船人全部牺牲,陈正华在九死一生中,完成了运送解放军渡江的任务。

72年过去了,烽火虽已远,但是陈正华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会有好生活。

(记者 黄娜娜 张弓 李浩 郑强强 配音 王冰燕)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