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863”计划倡导者:科学泰斗 胸怀祖国(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2021-06-14 14:06:31 来源:人民网   编辑:秦缘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63”计划倡导者。
新华社发

“863”计划倡导者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最美奋斗者”称号。

 

1986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助推我国高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背后的主要倡导者,是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他们都荣获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最美奋斗者”称号。

上世纪80年代,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实践证明,唯有掌握高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才能占据先发优势,获得更大主动权。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考验,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借助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

王大珩院士是光学家,王淦昌院士是核物理学家,杨嘉墀院士是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陈芳允院士是无线电电子学家。4位科学家在各自深耕领域很有建树,对祖国未来充满着同样的热爱与忧虑。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收到4位科学家的建议信后,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广泛、全面、充分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计划因是1986年3月提出的,故简称“863”计划。

从此,上万名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很快取得丰硕成果。随着“863”计划的深入实施,我国在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深海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863”计划对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积极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技术发展道路,培养、锻炼了众多高技术人才队伍,支撑我国在新世纪的科技发展后劲十足,为科技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还促进了高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

 

上一篇:百年党史天天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