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人民的胜利丨渡江炮火中的回民支前队

2021-06-10 20:57:33 来源:中安视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由漳湖船工组成的回民渡江突击队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在安徽省望江县漳湖回民村,有一座具有伊斯兰建筑特色的渡江战役纪念馆,这里纪念的是一支由72人组成的渡江战役回民支前队。88岁的董玉发曾经做过40多年的老支书,如今也是唯一健在的支前队队员。

1949年初,为阻止解放军渡江,国民党部队几乎将沿江的船只全部封存,漳湖一代渔民没有渔船,生活极为困难,解放军来了以后,对待老百姓像亲人一样,在他们的宣传下,村民们纷纷加入解放军的行列。

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下,广大回民积极响应,推举72名水性好的船工组成“回民渡江突击队”,年仅16岁、深谙水性的董玉发积极报名,成为其中一员。

接下来,这72人组成了回民支前队,帮北方战士、旱鸭子操练游泳划船。4月21日夜,在指挥部的命令下,“回民渡江突击队”的船工们被分配到各条战线,紧握撑篙,掌牢舵把。一声令下,回民同胞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勇往直前。

渡江时,一颗子弹从董玉发的下巴擦了过去,至今还留有伤痕。

带着视死如归的决心,船上的战士拼命战斗,船工奋力划船,仅仅15分钟就在江南成功登陆。战斗中,两条小船被打沉,船上的2名船工和10名战士全部牺牲。

如今,董玉发闲时当起了渡江战役纪念馆义务讲解员

“虽然72年过去了,但是我们和解放军一起出生入死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如今,董玉发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员,向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当年英勇事迹,让爱国主义教育根植在一代代人的心中。

闲时,他会回到江边走走看看,如今战火消弭,风平浪静,来来往往的货运轮船,常常让他陷入深思:“如果不是当年拼了命,怎么会有今天幸福的生活!”

(记者 黄娜娜 张弓 李浩 郑强强)

视频请点击

https://api.app.anhuinews.com/content/5313445.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