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
创新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发展且仍在发挥效益到村产业扶贫项目2.66万个,实现3000个贫困村全覆盖,村均项目8.87个;
累计发展且仍在发挥效益到户产业扶贫项目300.15万个,到户项目覆盖率77.8%,户均项目1.84个;
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7万余个,带动41.7万户贫困户增收。
资料图。图自视觉安徽
我省将促进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实施以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组织外出打工就业以及开发公益岗位“三业一岗”为主线的就业扶贫模式,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端稳饭碗”。
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69.1万人;认定就业扶贫车间971个,带动贫困劳动者1.19万人;累计开发公益岗位27.64万个,吸纳26.95万名贫困劳动者就业;组织开展技能脱贫培训19.08万人次。
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由2013年人均每月717.5元上升至目前的人均每月2004.15元,很多贫困家庭的钱包鼓了起来。
我省作为光伏扶贫的发源地,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光伏扶贫,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
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并网发电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242.3万千瓦,年发电收益24亿元左右,在20年国家补助期内可为脱贫地区增收400亿元以上,惠及2871个贫困村、47万户贫困户。
资料图。图自视觉安徽
我省创新推广扶贫小额信贷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户贷户用合伙发展、户贷社管合作发展、户贷社管合营发展“一自三合”模式,为产业扶贫引来金融活水,“贷”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11亿元,惠及108万户。
2017年4月,在原有驻村扶贫干部的基础上,对未出列的1923个贫困村增派1名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在全国率先实现处级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贫困村全覆盖。
资料图。图自视觉安徽
在全国率先开展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试点,按照“一个池子”筹措资金、“两个规划”引领项目、“三级公开”全面覆盖、“四道关卡”严格流程、“五项举措”科学管理的工作思路,形成全流程动态管理模式。
记者:范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