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滁州市持续深化“红色汇治”工程,全方位汇聚红色力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系统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为民情怀
滁州是革命老区,是大包干的发源地,有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滁州市委高位部署、迅速行动,采取集中服务和常态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部署开展服务提优“十百千”“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等活动,将4月份确定为集中服务月,此后每2个月开展一次,其他时间常态服务,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长效。5月13日,滁州市委开展“永远跟党走 亭美先锋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小岗精神、沈浩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
为从党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该市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建好用好小岗全国党性教育基地、二十个社区党性教育馆和党性教育VR云展馆,在小岗举办“党旗飘过100年”图片展,组织党员干部赴藕塘烈士纪念馆、皖东烈士陵园、抗大八分校旧址等接受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20余万人次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学党史、受教育。
小岗干部学院学员参观“党旗飘过100年”图片展
党员在“家门口”的社区党性教育馆接受党史教育
进千企入万户 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大家对企业发展和投资环境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开诚布公、畅所欲言”。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企业家早餐会在滁州举行,滁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来自智能家电行业的10位企业家面对面交谈,并现场办公帮助解决企业融资、人才招引、知识产权保护等17项具体问题。
“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你们真是帮了大忙了”。近期,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建指导员张健在走访时了解到,星恒电源二期投产在即但用工不足,立即通过党组织联系人力资源市场和各大院校,迅速帮助协调输送员工1000多名,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这些都是滁州市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5月13日,市委书记许继伟带头入户走访、认领“微心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滁州市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聚焦发展“要事”、中心“大事”、民生“小事”、为民“实事”,分层分类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建设百个群众身边的“红色驿站”,组织千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进网格、听民声、办实事”、千企大走访、“问题帮办、助企发展”等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滁州市委、市政府带头承诺实施新建一批公办学校、缓解市民停车难出行难问题等为民十件实事,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立足实际实施人才工作十大举措、开展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等首批重点服务项目52项,会同社区党组织共同开展认领“微心愿”、基层义诊等为民服务项目180余项。集中服务以来,该市共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3700余场,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4800余个,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200余个;走访调研企业4000余家,帮助企业兑现各类减免奖补政策4.2亿元,解决资金需求64.1亿元、用工需求1.1万余人,帮助招引高端人才110余人。
用好“网格+网络” 让服务插上智慧翅膀
“下水道通了,我们的心情也舒畅了”。滁州市琅琊区滁阳街道营房社区党员网格员走访时发现,群众反映某小区污水管道“堵了疏,疏了还是堵”。网格员随即上传“红色汇治”平台,由社区党组织召集共建单位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协调相关部门、企业,将原直径10厘米的下水管改为30厘米的波纹管,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小区下水道反复堵塞问题。
红色网格化管理示意图
近年来,滁州市以“红色汇治”工程为抓手,不断建强组织、整合力量、智慧赋能,提升基层党组织快速反应、精准落实、服务群众能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在线下,建设精细化红色网格。统一整合党建、综治、城管、信访等各类网格,全覆盖建设网格党支部(党小组)1200余个,实行“社区指导员+支部网格长+党员网格员+居民”的红色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张网”。
滁州市“红色汇治”智慧化平台
在线上,建设集党建、治理、服务为一体的“红色汇治”平台,实行平台线上派单、事件线下处理、基层综合评估、部门党建述评的“双线双评”工作机制,形成问题收集、办理、反馈、评价、考核闭环,实现智慧化“吹哨报到”。平台自去年上线以来,已收集解决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问题1.3万余件。(储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