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元宵蛋蛋”滚起来

2021-02-23 12:52:50 来源:太原日报   编辑:李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元宵佳节临近,2月20日,晋源区晋祠镇长巷村韩福元家门前,排队买元宵的人络绎不绝。磨米、炒馅、滚元宵,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我在抖音上刷到制作晋祠桂花元宵的视频,觉得这儿的元宵味道正宗,今天特地赶过来买一些尝尝。”家住尖草坪区的张女士说。

韩福元家的磨坊内,3台3米多高的自动石碾机“轰隆隆”运转着。旋转的石磨一遍遍碾压晾晒好的糯米,并经筛子筛选,将较细的米粉筛入布袋,粗颗粒则通过提升机,被重新送到磨盘上再次碾压。韩福元身穿白色厨师服,站在机器前“滚”元宵,馅料蘸水,放到糯米粉里滚制,蘸一道水,滚一道糯米粉,经过六蘸六滚,元宵方才成品。

“这就是咱们晋祠的桂花元宵,这个米用的都是咱们本地产的优质糯米,黏性高又筋道,元宵放在锅里越煮越大,越煮越香。”韩福元说,“‘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在晋源区广为流传的晋祠四宝之一——‘元宵蛋蛋’说的就是晋祠桂花元宵。”

“一泡米,二淘米,三晾米,四磨米,再做馅儿、蘸水、滚制、包装,有十五六道工序,少一步都不行。”说起晋祠桂花元宵的制作方法,韩福元如数家珍。“元宵味道好不好,馅料很关键,它是晋祠桂花元宵的灵魂。”韩福元的二儿子韩伟早早就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先将核桃、芝麻、花生翻炒去皮,再往加热化开后的糖稀中加入白糖、冰糖、纯天然的玫瑰花酱和桂花酱,

一同翻炒。待炒成褐色,放入木制的模子用擀面杖压实擀平后,晾到一定程度切块。从炒到晾,考验的可都是技术,炒得浅了味不香,炒得过了也不行;晾得太干一切就碎,晾得时间不够切不成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滚’元宵的人越来越少,买元宵的人却越来越多。”韩伟说:“为解决晋祠桂花元宵供不应求的问题,在长期制作过程中,我们摸索设计了3台电动石碾。自动化程度提高的同时,碾米用的还是石磨,坚持古法制作,保证了糯米的营养成分和元宵的原汁原味。”“不少老太原人要的就是这一口‘老味道’,有些定居外地的太原人,也对晋祠桂花元宵念念不忘。每年都托人或者通过快递来买咱们的元宵。”韩福元笑着说:“咱们的料好、馅儿足,口味自然不会差。”

2017年,韩福元与晋源区制作桂花元宵的同仁协商成立了“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桂花元宵研究会”,被选为会长。2018年,他制作晋祠桂花元宵的工艺入选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农历正月十五作为北方元宵代表在央视综合频道春节特别节目播出。

“以往线下只有2家超市售卖晋祠桂花元宵,今年增加到30家,我们还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并在抖音、快手上发布小视频予以推广,元宵已卖到北京、深圳、广州、杭州、西安等地,今年已经卖了8000多份。”韩伟说。(徐方伟 杨润德 崔莉霞)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2-23 13:25:22 “非遗”闽剧经典剧目展演闹元宵
“非遗”闽剧经典剧目展演闹元宵
20日晚,传统元宵佳节将至,经典闽剧《杨门女将》在福州闽剧院剧场精彩演出。[详细]
2021-02-23 13:20:45 民众正月“垒桔塔”“做红团”祈福
民众正月“垒桔塔”“做红团”祈福
2月22日,福建莆田民众正月里“垒桔塔”“做红团”祈福。[详细]
2021-02-23 10:15:11 山河为舟民为桨 百万雄师过大江
山河为舟民为桨 百万雄师过大江
据《经济日报》2月22日整版报道 在安徽省合肥市,有一座以水与舰队为主题的特殊纪念馆。馆内巨大的雕塑作品再现了百...[详细]
2021-02-23 10:11:50 我省四个县区 入选全国村庄清洁先进县
我省四个县区 入选全国村庄清洁先进县
日前,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通报表扬2020年度的全国106个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我省有四个县区入选,它们分...[详细]
2021-02-22 21:47:51 安徽天长:凝聚社会力量 托起残疾人小
截至2020年12月底,安徽省天长市困难残疾人脱困率达100%,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100%;近几年,全市残疾人家庭...[详细]
2021-02-22 17:49:13 合肥临湖社区会谈拜亚 共谋牛年安全
春节假期结束,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为做好牛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好属地责任,为辖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2021...[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