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幸福花开新边疆】海拔3000米的地方有个“草莓村”

2020-08-18 21:04:4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陈敏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林芝8月18日讯(记者年巍 席田亮 张相成)要致富,得先找对路。平均海拔约3000米的地方能种植什么呢?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尼洋河畔,距林芝市区36公里的久巴村,这里村民们的幸福路上种满了草莓。

图为草莓大棚中正在培育的草莓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相成/摄)

久巴村共有28户123人,以前村民收入主要来源靠砍伐林木、挖松茸等林下资源,相关政策变化后,久巴村开始探索发展种植业。久巴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杰表示,2009年,久巴村草莓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合作社吸纳16户贫困户60多人参与。2010年,久巴村实现每户一座温室大棚,户均增收达3万元。

久巴村村委会主任旺堆向记者介绍了“4+1”草莓大棚建设项目。此项目为2018年扶贫项目,“4+1”产业模式扶贫资金45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20万元,新建钢架草莓育苗大棚10座。该项目由合作社组织全村群众以投工投劳的形式种植培育草莓苗,带动本村贫困户1户1人脱贫。“根据已制定的利益链接机制,每年带动两户贫困户家庭有偿增收6500元。”

靠着种植草莓,2016年久巴村全村实现脱贫,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147万元。目前,久巴村现有草莓种植大棚56座,每座温室的面积为0.8亩,草莓种植面积达70余亩,年产量达56000余斤。另外,10座草莓大棚建设项目降低了草莓种植成本,并填补了林芝地区草莓育苗领域空白,为今后打造草莓育苗-种植-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0-09-02 15:32:19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致敬老兵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致敬老兵
央视网消息:他们曾经亲历山河破碎,家园沦丧,日本人说三个月要消灭中国,他来势汹汹那残忍透了,不好说,算了,太...[详细]
2020-09-02 15:31:36 海报丨这项“千秋大计”,习近平提出7
海报丨这项“千秋大计”,习近平提出7个“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详细]
2020-09-02 10:42:48 安徽强化民爆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安徽强化民爆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安徽省经信厅促进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详细]
2020-09-02 10:36:45 合肥海关举行“聚力双稳 送策惠企”巡
合肥海关举行“聚力双稳 送策惠企”巡回政策宣讲
9月1日,合肥海关“聚力双稳 送策惠企”巡回政策宣讲第一场在安庆举办。[详细]
2020-09-02 16:26:59 第八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合肥赛区)暨
安徽财经网讯 8月30-31日,以百年逐梦全面小康 品牌引领品质生活为主题的第八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合肥赛区)暨第...[详细]
2020-09-02 16:15:48 翟晓林:“老黄牛”精耕扶贫“责任田”
翟晓林:“老黄牛”精耕扶贫“责任田”
翟晓林:老黄牛精耕扶贫责任田57岁的翟晓林是泾县公安局泾川派出所二级警长。考虑到翟晓林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并且基...[详细]
回到首页